吳川市招商網訊:昨天,在市委書記劉小華的帶領下,由出席市委十屆三次全會的市委委員、候補委員和特邀部門負責人組成的考察團,走馬吳川、坡頭、廉江、遂溪、麻章、開發區等地,深入考察重點項目最新進展、工業園區建設情況,了解湛江工業發展全景。一路走來,劉小華邊考察邊點評,為湛江凝神聚氣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尋覓良方,為苦干實干開創大工業時代加油鼓勁。
此次考察,進一步開拓了市委委員和候補委員的視野和思路,增強了大家對湛江工業發展現狀的認識,深化了大家對湛江如何開創大工業時代的思考,為市委十屆三次全會的勝利召開奠定了堅實基礎。
吳川: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成行成市
市委委員、候補委員組成的考察團,首站來到位于黃坡鎮的深圳龍崗(吳川)產業轉移工業園,考察了目前粵西最大的集鋁合金及新型材料研發、生產、銷售、施工、服務為一體的企業廣東天成鋁業科技有限公司。這家企業2009年從深圳轉移至此,投資9900萬元,去年7月投產。
吳川產轉園由吳川市、深圳龍崗區兩地政府和深圳華昱集團公司“兩地三方”合作共建,以輕工、電子和鋼鐵下游項目為主導產業,配套建設物流、倉儲等設施。園區首期已完成招商,12家企業入園,已投產5家。園區累計實現工業產值10億元,去年被省認定為“省市共建循環經濟產業基地”。
【點評】
劉小華指出,近年來,吳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工業發展,將工業作為立市的重中之重,放在經濟工作首位,從指導思想到具體措施,主要領導親自抓落實、親自解決問題、親自協調發展,做到了發展工業胸有成竹、了如指掌、如數家珍;產轉園“兩地三方”合作共建機制富于創新,探索一條轉入地、轉出地、企業共同推進園區發展的新路子;在招商選資方面做到了“大稅大干”、“無稅不干”,成功引進了一批稅收貢獻大的好項目;主動對接鋼鐵、石化兩大項目,積極延伸產業鏈條,富有前瞻性;積極發揮地緣優勢,提升傳統產業優勢,發展循環經濟,動作頻頻、前景廣闊。
【寄語】
作為湛江的工業重鎮,吳川擁有再生資源、月餅、羽絨、塑料鞋等傳統優勢產業,頗具規模。劉小華要求吳川市要進一步擴大園區規模,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推動產業入園集聚發展、成行成市。
坡頭:狠抓項目落實 藍圖早變現實
昨天上午,考察團成員參加了坡頭區科技產業園龍頭園區的動工儀式。作為坡頭區工業發展的新戰場,龍頭園區規劃總面積10000畝,首期3000畝,規劃建設家電機械、鋼鐵配套和新材料三大產業基地。
風景不光這邊獨好,坡頭區科技產業園的老根據地——官渡園區,已成為粵西最大的家電產業基地。兩個園區共引進項目71個,引資總額65億元,預計2015年工業總產值可達120億元。坡頭一方面通過建設海東新區進行城市經營,一方面通過推進園區建設發展工業,吸引大批商企搶灘。坡頭正日益成為湛江的“浦東”。
【點評】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劉小華借用古語稱贊坡頭是工業發展的熱土,只要觀念好、有技巧、魄力強、工作到位,招商引資就會有成果。他肯定坡頭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發展工業,決心大、思路清、措施實;堅持規劃先行,高水平、高起點地進行工業及工業園區發展布局規劃;園區建設實現“一園多區、一套人馬”,有效地整合和優化了人力資源和項目資源,節約了行政成本;招商引資堅持“大稅大干、無稅不干”,引進了一批稅收可觀、前景廣闊的項目;環保理念落實較好,“拆煙囪引五新”行動值得肯定。
【寄語】
劉小華勉勵坡頭區在強勢抓好招商引資的基礎上,狠抓項目落實,加快關閉實心粘土磚廠,盡快啟動省級產轉園申報工作,早日把工業發展藍圖變成現實。
廉江:注重培養稅源大戶
考察團第三站來到廉江市,考察了位于佛山順德(廉江)產轉園的水庫移民“雙轉移”培訓就業基地和粵西唯一一家專業從事高、中、低壓電線電纜生產制造的企業廣東長程電纜有限公司。
這是劉小華本月內第二次來到水庫移民“雙轉移”培訓就業基地檢查工作。目前該項目已基本完成主體工程,將于10月底竣工投用,屆時將有一批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落戶。基地全部建成后,年產值可達12億元,創稅6千萬元。
作為粵西地區工業重鎮,廉江擁有家電、家具、水泥、建材等一大批傳統優勢產業。為實現工業跨越發展,廉江市規劃了總面積90平方公里的“一園四區”工業發展平臺。其中佛山順德(廉江)產轉園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致力打造中國現代生活電器創新制造基地,同時承接新電子、新材料、新醫藥等產業。目前,已引進的26家企業全部投產,預計年產值15億元,家電產業集群效益凸顯。
【點評】
劉小華充分肯定了廉江市園區建設成績,認為廉江工業發展態勢良好、亮點頻頻: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工業發展,統籌謀劃,“一園四區”發展格局各有側重、科學合理;注重產業集聚發展、錯位發展,家電產業形成較強規模效應;注重爭取各方力量支持,形成了推動工業發展的合力;堅持好為標準,快字當先,項目建設如期推進;在以城帶工、以工補農、工業惠民方面有新舉措、新探索。
【寄語】
劉小華寄語廉江市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在當前引進企業數量多的基礎上,注重引進更多稅收多的大項目,培育稅源大戶,進一步提升工業園區經濟效益。
遂溪:爭當全市縣域經濟排頭兵
昨天下午,劉小華一行驅車前往嶺北工業基地,了解遂溪工業園區建設情況。在湛江統一企業有限公司,飛快運轉的生產線、企業開展二期投資的強烈愿望,無不體現著遂溪招商引資的成果;第一條生產線從動工到試產只花了10個月,這一“遂溪速度”反映了遂溪推進招商引資和園區建設的決心和力度。
面對湛江大建設、大發展帶來的發展機遇,遂溪全力推進白坭坡、嶺北、楊柑、城月、洋青、北坡六大工業基地建設,著力打造湛江第二工業發展高地。目前已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3億多元,落戶企業51家,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重點項目12個,計劃投資317億元。
【點評】
劉小華指出,遂溪縣委縣政府對工業發展有決心、有理想,提出了打造湛江“第二工業發展高地”、“縣域經濟排頭兵”的目標;在推進工業發展中注重統籌謀劃,尤其注重調動縣、鎮兩級的積極性;注重推進大項目的增資擴產,提高土地利用集約度,破解發展用地難題;在推進工業發展中注重實施環保理念和循環經濟理念,大力發展循環產業;狠抓招商引資和項目服務,大手筆建設工業園區,工業發展前景廣闊。
【寄語】
劉小華寄語遂溪縣進一步加大園區基礎設施投入,引進更多優質項目,積極申報省級產轉園。繼續發揚成績,再接再厲,力爭早日成為名符其實的湛江第二工業發展高地,爭當全市縣域經濟排頭兵。
麻章:做大做強森工產業
隨后,考察團驅車來到位于麻章區太平鎮的廣東太平森工產業園,深入晨鳴漿紙有限公司總控室和生產車間,感受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
作為湛江三大產業航母之一——紙業航母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晨鳴100萬噸漿紙項目為核心的太平森工產業園初具雛形,目前已有晨鳴漿紙、冠龍紙業2家企業入園,投資總額達159億元,未來有望打造產值500億元的產業集群。
除森工產業蓬勃發展外,麻章工業園區經濟勢頭良好。目前入園企業210家,園區企業年工業總產值均以20%以上的速度遞增,稅收占全區的65%以上。去年,麻章工業園區建設情況考評名列全市前三名,“三講三評”名列全市第二。今年1至7月,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30.61億元,同比增長24.4%。
【點評】
“湛江打造紙業航母,功在麻章,利在全市!”劉小華高度評價麻章為晨鳴項目落戶、開工和投產所作的貢獻。他指出,麻章工業園區建設取得明顯發展成效,在于多年來麻章區鍥而不舍堅持工業強區的理念;緊密結合地處城郊的特色,節約土地資源,實現工業集約、集聚發展;以強烈的大局意識,配合全市狠抓重大項目落戶;注重引進效益好、前景好的項目,堅持“大稅大干”;注重工業與其它產業協調發展,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寄語】
劉小華要求市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要更加重視市轄區工業發展,充分調動區一級經濟發展積極性。他寄語麻章區應爭取在工業強區方面更有建樹;做大做強森工產業,爭取早出效益,帶動產業鏈延伸發展。
開發區:當好開創大工業時代的龍頭
傍晚,考察團一行抵達最后一站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海島經濟開發區),深入冠豪高新特種紙工業基地等大項目建設現場,了解項目進展。
作為湛江工業主戰場,東海島工業建設方興未艾。廣州(湛江)產轉園依托開發區建設,目前首期已基本開發完畢,基本形成以石化、鋼鐵產業為主導,食品加工、特種紙業、機械電子、紡織服裝、醫藥制品等產業為支柱的工業體系。今年1至6月,在建及建成的項目累計121個,總投資累計達1021.89億元。今年上半年,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85.86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26.4%;實現工業稅收20.8億元,占全市43.6%。
目前東海島正在全力推進征地搬遷、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隨著各項工作的如期推進,東海島工業新城的建設步伐將進一步加快,東海島這一湛江經濟增長極對全市經濟的帶動和輻射能力將進一步強化。
【點評】
劉小華充分肯定了開發區當前強勁發展勢頭,他總結了開發區近年來在工業園區建設方面積累的經驗:牢固樹立主戰場意識、龍頭意識和服務大局意識,全力推動大項目發展;牢牢把握推進重大產業項目這一重點工作,緊緊抓住放大項目效應、延伸產業鏈條這一關鍵工作,全力推進園區建設;迎難而上、善于攻堅,在征地搬遷、招商融資等難題上多有創舉、成效明顯;注重統籌謀劃、全面發展,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大力推進隊伍建設,打造了一支能適應當前發展要求的干部隊伍。
【寄語】
開發區是湛江工業建設的主戰場,是實現五年崛起的核心載體。在湛江開創大工業時代的歷史時刻,開發區任重道遠,當前要想方設法如期完成征地搬遷任務,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進一步優化、細化發展規劃;好為標準、快字當先,加快推動當前各項工作;加快生活配套設施建設,打造名符其實的東海島工業新城。劉小華要求市委委員、候補委員和全市各級各部門,要著眼大局、著眼發展,繼續關注、全力理解支持開發區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