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生物經濟聯盟準會員
http://biconsortium.eu/membership/associate-members
BIC準會員是對生物產業聯盟活動感興趣的法人實體,但本身并非生物產業。
3N Kometenzzentrum Niedersachsen Netzwerk Nachwachsende Rohstoff
阿爾托大學
奧胡斯大學 - 丹麥食品和農業中心
ÅboAkademi大學
ACIB(奧地利工業生物技術中心)
AIJU-Asociacion de Investigacion de la Industria del Juguete
AIMPLAS - 塑料技術研究所
AINIA技術中心
AIT奧地利理工學院
AITEX - 紡織研究所
AITIIP技術中心
Andaltec塑料技術中心
安達盧西亞地區
ARCMED - 地中海森林所有者協會
汽車工業研究所
Ayming
Bay Zoltan Nonprofit Ltd.應用研究
生物德國
Bio4Energy
Bioplat - 西班牙生物質技術平臺
Boku - 自然資源和生命科學大學
校園伊比利斯
CBB Capbiotek
CEA
CEFIC - 歐洲化學工業委員會
CENER - 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
Centexbel
CEPF - 歐洲森林所有者聯合會
CEPI - 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
Certech - 化學技術資源中心
CERTH - 研究和技術中心Hellas
Cetenma - Centro Technologico de la Energia Y El Medio Ambiente
查爾姆斯理工大學
CIBE - 歐洲甜菜種植者國際聯合會
CidetecFundación
CIEMAT - Centro de InvestigacionesEnergéticas,Medioambientales yTechnológicas
CIRAD - 農業研究促進發展
CIRCE - 能源資源與消費研究中心
CNR - 意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
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 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國家技術監督局 - 國家技術和食品安全中心
CoEBBE - 專業生物經濟中心
Condorcet FRS
COPA Cogeca
Cré - 堆肥和愛爾蘭厭氧消化協會
CSIC - 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
CT Aqua - 安達盧西亞水產養殖技術中心
CTFC - 加泰羅尼亞森林科學中心
CTP - 中心技術du Papier
丹麥技術學院
DECHEMA - 化學工程和生物技術學會
Demokritos(國家研究中心Demokritos)
Diadikasia商業咨詢公司
DTU - Biosustain - 丹麥技術大學生物可持續性研究中心
DWI萊布尼茨互動材料研究所
ECN - 荷蘭能源研究中心
ENEA - 意大利國家新技術,能源和可持續經濟發展機構
環境公園
ERFO - 歐洲回收燃料組織
ERRMA - 歐洲可再生資源和材料協會
歐空局 - 歐洲種子協會
歐洲生物塑料
FCBA - Institut TechnologiqueForêtCellulose Bois-construction Ameublement
FEUGA
FoodDrinkEurope
ForschungszentrumJülich
FORTH / ICE-HT - 研究和技術基金會Hellas - 化學工程科學研究所
弗勞恩霍夫
FTP - 基于森林的部門技術平臺
Fundecyt-Pctex
綠色化學研究所
IAPAN - 波蘭科學院的Agrophysics研究所
IFP能源新聞
IK4研究聯盟
ILVO,法蘭德斯農業,漁業和食品研究所
Imdea Energy - Fundacion ImdeaEnergía
INBIOTEC - 萊昂生物技術研究所
Ineris - L'Institut National de l'Environnement Industriel et des Risques
INIA - 國家農業研究與試驗研究所
InnoEXC
Innovatum(*)
Innovhub SSI - Stazioni Sperimentali per l'Industria
INRA - 法國國家農業研究所
研究所Charles Viollette
INSTM - 全國大學材料科學與技術聯合會
IRIS - 斯塔萬格國際研究所
愛爾蘭生物經濟協會
IRMO - 發展與國際關系研究所
IRTA - 研究和技術食品和農業
ITENE - 包裝,運輸和物流研究中心
ITERG - 格拉斯研究所
IVIA - Valenciano de Investigaciones Agrarias研究所
KIT - 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
Kplus Wood - Kompetenzzentrum Holz GmbH
KTH - 斯德哥爾摩皇家理工學院
KU-魯汶
Laborelec
拉彭蘭塔理工大學
Leitat技術中心
LGP2 - 格雷斯德普雷塞德斯帕佩蒂耶實驗室
林雪平大學
LSIWC - 拉脫維亞國家木材化學研究所
LIST - 盧森堡科學和技術研究所
LUKE - 芬蘭自然資源研究所
隆德大學
Luxinnovation
Materia Nova
馬蒂斯哦。
nanoGUNE - Asociacion Centro de Investigacion cooperativa en nanociencias
Norut Narvik - 納爾維克北方研究所
Nova Institut GmbH
NTNU - 挪威科技大學
NTUA - 雅典國立技術大學
NUI - 愛爾蘭戈爾韋國立大學
皮特奧科學園(Solancer Cleantech)
PNO創新
荷蘭合作銀行
RAIZ - 森林和紙張研究所
RE-CORD - 可再生能源研究和示范聯盟
凱努區域委員會
RISE AB
RIVM - 國家公共衛生和環境研究所
RSB - 可持續生物材料圓桌會議
RTDS協會
SciTech-Service Oy Ltd.
SINTEF
Skogforsk
春季 - 創新和國家發展的可持續過程和資源
淀粉歐洲
STU - 斯洛伐克理工大學
Swerea IVF AB
Swerea SICOMP
Tecnalia公司
詹姆斯赫頓研究所
Thünen研究所
TNO - 荷蘭應用科學研究組織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TU Eindhoven - 埃因霍溫科技大學
杜維恩 - 維也納理工大學
TUHH - 漢堡科技大學
UA - 阿利坎特大學
UAB - UniversitatAutònomade Barcelona
UAH - 阿爾卡拉大學
UAL - 阿爾梅里亞大學
UCA - 加的斯大學
UCCS - Unitéde Catalyze et de Chimie du Solide
Unimore - 摩德納大學和雷焦艾米利亞大學
Unipetrol研究與開發中心(Unicre)
圣卡洛利卡大教堂 - 圣心天主教大學
博洛尼亞大學
東芬蘭大學
根特大學
格拉茨大學
霍恩海姆大學
萊昂大學
利默里克大學
那不勒斯大學“費德里科二世”
奧盧大學
奧維耶多大學
羅馬大學“La Sapienza”
羅維拉大學 - 維吉利大學
薩勒諾大學 - Unison
圣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學
巴利亞多利德大學
威尼斯大學 - Ca'Foscari
維哥大學
UPVLC - 瓦倫西亞理工大學
維托
芬蘭VTT技術研究中心
WUR - 瓦赫寧根大學和研究
XAMK - 東南芬蘭應用科學大學
歐洲藥品管理局
倫敦E14 5EU
大不列顛聯合王國
電話:+ 44(0)20 3660 ***
電子郵件hcpsecretariat**[ta]**.europa.eu
網站http://www.**a.europa.eu
意大利米蘭
Qualitytravel and Brains are a trademark by Promos Edizioni srl
Centro Direzionale Milanofiori Nord
Via Roggia Bartolomea, 7 20090 Assago (Milano)
Tel:+39 02.8915***
Fax:+39 028915***
Partita Iva 1020949***
http://www.**alitytravel.it
http://www.**ainsgroup.it
amministrazione**[ta]**litytravel.it
segreteria**[ta]**insgroup.it
歐洲十大生物醫藥產業強國
一直以來,歐洲是生物醫藥產業重要的發源地,頂級的學術研究機構、充分的政府資金支持、不少醫藥巨頭的創始地(Merck于1668年創始于德國達姆施塔特)以及不斷增多的由歐洲區域性生物技術產業集群(特別是德國與法國)所培育的生物技術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崛起。如今,為了繼續擴大生物醫藥產業,這片大陸啟動了一項耗資巨大的新項目--歐洲開放科學云(European Open Science Cloud,簡稱EOSC)--一個用于存放與共享全歐洲所有科研數據的虛擬環境,以造福歐洲170萬研究人員與7000萬科技專業人士。GEN(基因工程與生物科技新聞)網站基于政府研究資助、風險投資、專利數、生物技術公司以及從業人數的五個標準,公布了新的2016年度歐洲國家在生物技術領域的排名。
1.德國
德國憑借研究與商業上平衡的實力保住了歐洲第一的寶座。德國以507項專利授權與1183項專利申請在專利數方面傲視全歐洲,體現其強大的研發實力。在從業人數方面,德國同樣位居歐洲第1位,而兩家不同的機構給出了相差較大的數據, EFPIA(歐洲制藥工業協會聯合會)統計有超過11萬人數,而德國貿易投資部統計則統計有15.6萬醫藥與生物技術從業人員。德國在政府資助(共授予2716項)與公司數(1305家)方面也強勢位居歐洲第2位。而在風險投資方面,德國相對較弱,以3億美元排名歐洲第3位。
2.英國
在英國脫歐公投舉行之前,英國前五大癌癥研究院就聯名致信政府“脫歐”將對生物醫藥即其他生命科學產業造成負面影響。然而,毋庸置疑的是,英國無論在學術研究還是商業開發領域都具備極強的實力。英國在政府研究資助(共授予3768項)、風險資本資助(5.93億美元)以及生物技術公司數量(1948家)方面同時名列全歐洲第1位。英國生物技術從業人數排名全歐第2位,達到10.7萬人,而該行業所屬的生命科學(包含醫療器械及其它醫療技術)從業總人數高達22.2萬人。但英國在專利方面稍稍遜色,僅排名第5位(專利授權176項,專利申請364項)。
3.法國
法國牢固占據著歐洲生物技術第三位,該國擁有多家醫藥巨頭,不斷增多的生物技術公司以及一個強大的由七個省組成的生物技術創新集群。法國在專利數上排名歐洲第2位(專利授權301項,專利申請888項),政府研究資助排名第3位(共授予2530項),從業人數以99453人同樣排名第3位,這個數字也是自2015年以來第一次低于10萬人。法國在公司數(495家)與風險投資(2.6億美元)兩項上以微弱劣勢排名第4位。法國去年發起了一項生物技術投資基金Fonds Accélération Biotech Santé,并在今年一月籌資達到3.88億美元。
4.荷蘭
荷蘭的排位較為平均,專利數(專利授權140項,專利申請773項)與政府研究資助(共授予1745項)均排名第4位;風險投資排名第6位(1.06億美元);公司數(360家)與從業人數(35000人)均排名第6位。去年三家荷蘭生物技術企業被生物醫藥巨頭收購,包括美國安進(Amgen)以16億美元收購Denzima Pharma;百時美施貴寶( Bristol-Myers Squibb)與UniQure以超過10億美元合作開發針對心血管疾病基因療法。荷蘭經濟事務部長Henk Kamp今年早些時候帶領當地上層人士創辦了生物技術學院,面積達21500平方英尺,旨在提供GMP與生物安全性的指示。
5.意大利
意大利在從業人數上排名最高,以63000人排名第4位,公司數以251家排名第5位,政府研究資助以1677項授予排名第5位,專利數排名第6位(專利授權117項,專利申請248項)。而該國的弱項在于風險投資,僅8700萬美元。這應該在未來幾年有所改變,去年意大利醫生與牙醫養老金計劃Fondazione Enpam為當地的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初創企業發起了1.71億美元基金。而意大利經濟部所有的Invitalia Ventures也創辦了5700萬美元的基金。另一個對初創企業的好消息是意大利第一個生物技術加速器由BiovelocITA在米蘭創立,Soffinova Partners與一個BANOR SIM主導的財團共出資680萬美元。
6.瑞士
瑞士對生物技術的風險投資位居全歐第2位,達到3.2億美元,而專利數方面也非常搶眼,排名第3位(專利授權226項,專利申請762項)。但是在其它三項數據上,瑞士表現平平:公司數排名第8位(279家),政府資助排名第10位(共授予803項),從業人數則排名第12位(14890人)。瑞士生物技術上市公司Actelion最近否認了被薩諾菲與強生收購的猜測。該國生物技術協會主席Dominick Escher提出要減輕對股東與期權持有者的稅負,否則瑞士的初創企業活動將會***
7.丹麥
丹麥在從業人數方面排名最靠前(40000人,歐洲排名第5位);專利數(專利授權98項,專利申請335項)與風險資本(7750萬美元)排名均為第7位;政府資助(共授予803項)排名第9位,公司數排名第10位(大于160家)。丹麥最大的生物技術公司包括Novo Nordisk 與Bavarian Nordic,后者剛剛因股票市場的冷清而取消了IPO計劃,作為替代方案其正在尋求1億美元的融資。丹麥生物技術產業的另一個基石是丹麥當地的“醫藥谷(Medicon Valley)”,由大哥本哈根區域與瑞典的斯堪尼亞區域組成,那里有超過200家企業入駐。
8.西班牙
西班牙排名最高的是生物技術公司數量,排名歐洲第3位,擁有554家公司。同時,其在政府研究資助方面排名第六(共授予1649項)。在專利(專利授權52項,專利申請225項)與從業人數(29621人)方面,西班牙均排名第9位。而在風險投資方面,西班牙僅以1790萬美元排名第13位。但是,西班牙也有一個積極的消息,就是該國擁有歐洲第一個資助生物技術初創公司的股權眾籌平臺--Capital Cell,該基金已成功完成了14.2萬美元的自籌,并正在英國進行570萬美元的籌資。
9.比利時
比利時的專利數(專利授權99項,專利申請240項)、從業人數(33701人)以及政府研究資助(共授予993項)均排名歐洲第8位。該國生物技術公司數超過140家,排名第11位;風險資本資助排名第12位(2640萬美元)。薩諾菲(Sanofi)計劃在當地海爾市投資3.4億美元建立新生物技術設施,該設施占地86000平方英尺,將支持薩諾菲增強其在單克隆抗體的在研管線組合。另一家醫藥巨頭艾伯維(AbbVie)也與比利時的Argenx簽署了對癌癥免疫療法ARGX-115價值6.85億美元的合作協議;同時它還同意在與Galapagos關于囊腫性纖維化療法的合作中將里程碑付款翻倍到6億美元。
10.瑞典
瑞典的強項包括風險投資(9560萬美元,歐洲第6位)與研究基金資助(共授予1006項,歐洲第6位)。瑞典擁有包括卡羅林斯卡學院 (Karolinska Institute)、隆德大學(Lund University)、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與哥德堡大學(G?teborg University)。瑞典還曾誕生了兩家知名藥企--阿斯特拉(Astra,與英國捷利康公司合并成為阿斯利康)與法瑪西亞公司(Pharmacia,2003年被輝瑞收購)。如今,瑞典的生物技術公司們也沒閑著,Cormorant Pharmaceuticals正在與美國Wistar研究院聯合開發癌癥免疫療法HuMax-IL-8。瑞典的專利數排名第10位(專利授權59項,專利申請111項);公司數排名第12位(136家純生物技術公司);從業人數排名第13位(11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