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商引資與投資指南
地理位置:緬甸聯邦共和國(Republic of the Union of Myanmar)位于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其北部和東北部同中國西藏自治區和云南省接界,中緬國境線長約 2185 公里。緬甸西部與印度、孟加拉國接壤。緬甸南臨安達曼海,西南瀕孟加拉灣。緬甸南端的維多利亞角處于北緯 10 度,北端葡萄以北的緬中邊界線居于北緯 28 度,緬甸大部分地區都在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緬甸最西部的孟都處于東經 92 度線附近,東端的緬老界河湄公河在東經度線附近。仰光和第二大城市曼德勒都在東經96度線上,緬甸的標準時間就以東經96度為準。
氣候與面積:緬甸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國土的大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南,為熱帶,小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北,處于亞 熱帶。緬甸生態環境良好,自然災害較少。1 月為全年氣溫最低月份。平均氣溫為 20 攝氏度以上;4 月是最熱月,平均氣溫 30 攝氏度左右。降雨量因地而異,內陸干燥區 500—1000 毫米,山地和沿海多雨區 3000—5000 毫米。
緬甸面積約 67.85 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 3200 公里。緬甸的形狀就像一塊鉆石,從南到北長約 2090 公里,東西最寬處約 925 公里。
城市與人口:緬甸全國分為七個省、七個邦和兩個中央直轄市。兩個直轄市為內比都和仰光。2005年11月,行政首都由仰光遷到內比都。全市總面積2725平方英里,人口約92萬人。
主要居民為緬族,另有撣、克欽、克倫、克耶、德努、勃朗、勃歐等少數民族雜居于此。仰
光是緬第一大經濟中心,是仰光省的省會,是緬甸最大城市,全國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仰光市面積 312 平方英里,人口 500 萬,其中華人華僑約 20 萬。
緬甸人口約6112萬人(2012年),共有135個民族。緬甸人口最多的前5位城市分別是仰光、曼德勒、毛淡棉、勃固和勃生。緬甸與中國山水相連,19 世紀中葉,開始有大量中國人移居緬甸。目前緬甸華僑華人及其后裔的總人數約為250萬(由于緬甸政府對人口沒有系統的普查,最新的資料為 1983 年的,因此該數據為不完全統計)。
歷史: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舊稱洪沙瓦底。825 年—1757 年,孟族國王統治南緬甸。1044 年形成統一國家后,經歷了蒲甘王朝、東吁王朝和貢榜王朝三個封建王朝。
英國于 1824 年至 1885 年間先后發動了 3 次侵緬戰爭并占領了緬甸。1937 年緬脫離英屬印度,直接受英國總督統治。1942 年日軍占領緬甸。1945 年全國總起義,緬甸光復。后英國重新控制緬甸。1947 年 10 月英國被迫公布緬獨立法案。1948 年 1 月 4 日緬甸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建立緬甸聯邦。1974 年 1 月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88 年 9 月 23 日,國名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改名為“緬甸聯邦”。2008年5月,緬甸聯邦共和國新憲法獲得通過,規定實行總統制。緬甸于 2010 年依據新憲法舉行多黨制全國大選。2011 年 2 月 4 日,緬甸國會選出吳登盛為緬甸第一任總統。
政治:緬甸聯邦議會實行兩院制,由人民院和民族院組成。
1974 年,緬甸制訂了《緬甸社會主義聯邦憲法》。1988 年,軍政府接管政權后,宣布廢
除憲法,并從 1993 年開始召開國民大會制訂新憲法。2008 年 5 月,新憲法草案在全民公決中獲得通過,并于 2011 年 1 月 31 日正式生效。
緬甸法院和檢察院共分 4 級。設最高法院和最高檢察院,下設省邦、縣及鎮區 3 級法院和檢察院。最高法院為國家最高司法機關,最高檢察院為國家最高檢察機關。
外交關系:緬甸奉行“不結盟、積極、獨立”的外交政策,按照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不依附任何大國和大國集團,在國際關系中保持中立,不允許外國在緬駐軍,不侵犯別國,不干涉他國內政,不對國際和地區和平與安全構成威脅。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共同倡導者之一。1997 年加入東盟后,與東盟及周邊國家關系有較大發展。近年來,緬政府積極推進民族和解,與西方國家關系稍有緩和。截至 2013 年 5 月,緬甸已與 111 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
2012 年 9 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對緬甸進行正式訪問。2012 年 9 月,緬甸總統吳登盛應邀出席在廣西南寧舉行的第九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并赴陜西和廣東參觀,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會見。2013 年 4 月,緬甸總統吳登盛正式訪華,并出席博鰲亞洲論壇 2013 年年會。
2013 年 9 月,緬甸總統吳登盛應邀出席在廣西南寧舉行的第十屆中國—東盟貿易會。
二、經濟概況
(一)自然資源1. 礦產資源礦產資源主要有錫、鎢、鋅、鋁、銻、錳、金、銀等,緬甸寶石和玉石在世界上享有盛譽。
因緬甸缺乏地質通盤勘查的能力,因此對整個礦藏的儲量及分布情況不完全清晰,可能還有其他未知的礦藏。
1994 年緬甸公布《礦業法》,允許外國對寶石、金屬、工業礦產原料、石料進行勘查、勘測和生產。同年 10 月,緬甸政府宣布過去由緬甸國營部門壟斷經營的金礦和銅礦向外資開放。
2. 石油與天然氣緬甸石油與天然氣資源主要分布在緬甸中部和沿海地區,石油開采有百余年歷史,1853年仁安羌油田的石油開始出口到歐洲。現陸上已開發油田 18 個,海上、陸上開發天然氣田 3個。緬甸石油最高年產量達 1100 萬桶,現年產量約 650—700 萬桶,已探明儲量為 20.21 億桶,其中陸地 20.08 億桶,海上 1300 萬桶;前景儲量為 131 億桶,其中陸地 128.25 億桶,海上 2.74億桶。緬甸天然氣主要蘊藏在近海,儲量非常豐富,專家預計儲量 2.54 萬億立方米。
3. 林業資源2013 年森林覆蓋率為 41%。緬甸林業種類有 2300 種,其中世界 60% 的柚木儲量和國際市場上 75% 的柚木均產自緬甸,柚木成材需 80 至 150 年。緬甸可供采伐的柚木面積約 610萬公頃,柚木潛在年產量約 20 萬噸。緬甸還盛產檀木、灌木、雞翅、鐵力、酸枝木、花梨木等各種硬木和名貴硬木,硬木潛在年產量約 130 萬噸。2012 年緬甸出口柚木和硬木分別為28.43 萬和 66.31 萬立方噸。
此外,緬甸還有豐富的竹類和藤木資源。竹類品種 97 種,竹林面積 9630 平方公里。藤
木 32 種,年產量約 7600 萬根,只有小部分出口。
4. 水力資源緬甸利用水力發電潛力很大。據西方國家和國際組織勘測,緬甸蘊藏水力的裝機容量為1800 萬千瓦。
緬甸國內河流密布,伊洛瓦底江為緬甸第一大河,流域面積 43 萬平方公里,水量充沛,水流平緩,全長 2200 公里,總落差 4768 米,全河平均比降為千分之 2.13,入?谄骄髁繛 13600 立方米/秒。薩爾溫江為緬甸第二大河,由云南潞西出境進入緬甸,在緬境內 1660公里,流域面積約 20.5 萬平方公里。湄公河由西雙版納進入緬甸,主要流經緬甸撣邦與老撾、泰國的邊境線。
5. 漁業和海洋資源緬甸海岸線漫長,內陸湖泊眾多,資源豐富,因受資金、技術、捕撈、加工、養殖水平等條件限制,對外合作開發潛力大。緬甸海岸線長 2832 公里,專屬經濟區 48.6 萬平方公里,適宜捕撈海域 22.5 萬平方公里,平均年捕撈量 105 萬噸。緬甸沿海魚蝦 500 多種,具有經濟價值的石斑魚、鯧魚、龍蝦、黃魚、帶魚、鯊魚、比目魚、鮒魚、虎蝦、琵琶蝦等約 105 種。
820 萬公頃的內陸江湖內也有大量淡水魚蝦。緬甸水產檔次高、品質優,適宜海水、淡水養殖。
緬甸現有淡水魚塘 18.24 萬英畝,蝦塘 20.5 萬英畝,海養主要養蝦。
1990 年緬甸政府頒布《緬甸海洋漁業法》,1993 年頒布《緬甸海洋漁業法修正案》,1994 年撤銷國家專營公司,所有魚塘、冷庫、加工廠轉讓給個人,國家只保留示范魚塘、苗塘。水產已成為僅次于農業、工業的第三大主要經濟產業和重要創匯產業。2012 年,緬甸水產出口 21.15 萬噸,出口額為 4.43 億美元,緬甸海產品主要出口中國、新加坡、泰國、韓國、孟加拉等國和中國臺灣、中國香港等地區。
(二)經濟指標1. 經濟增長率據緬甸國家計劃與經濟發展部統計,2005—2010 年緬甸經濟增長率保持較高增長速度。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2011 年緬甸國內生產總值(GDP)為 514.44 億美元,增長率為10.4%。根據緬甸官方公布數據,2012 年緬甸 GDP 為 531.4 億美元,增長率為 6.7%。
2.GDP 構成按照緬甸國家計劃與經濟發展部統計數據,2012 年 GDP 中,農業占 33.6%,工業占27.6%,服務業占 38.8%。2012 年,緬甸國內企業投資 5.57 億美元,外國企業在緬投資 14.19億美元,投資總計 19.76 億美元,占 GDP 的 3.7%;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消費占GDP 的 24.6%;2012 年出口占 GDP 的 16.89%。
3. 財政赤字近幾年來,緬甸持續出現財政赤字,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2011 年,緬甸財政收入占 GDP 的 13.7%。支出占 GDP 的 18.4%;2012 年,財政收入占 GDP 的 13%,支出占 GDP的 19%,2013 年,財政收入占 GDP 的 19.3%,支出占 GDP 的 24.6%。
4. 外債余額據亞洲開發銀行統計,2010 年,緬甸外債余額為 99.7 億美元,2011 年,緬甸外債余額約為 112.4 億美元。2013 年 1 月巴黎俱樂部宣布免除緬甸部分外債后,緬外債余額累計 50 多億美元。
5. 外匯儲備緬甸公布的最近數據顯示,2012 年,外匯儲備為 72 億美元。
6. 通貨膨脹率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的數據,2011 年,緬甸通貨膨脹率為 8.9%。2012 年,通貨膨脹率為 5.0%,2013 年,通貨膨脹率為 5.5%。
7. 緬甸主權債務等級目前,穆迪、標普、惠譽等金融機構未對緬甸進行主權債務等級評級。
(三)對外貿易1. 貿易額2013 年,緬甸進出口小幅增長,達到 182.42 億美元,較 2012 年增長 0.4%,其中出口89.22 億美元,進口 93.2 億美元,多年來首次出現逆差。
2. 貿易伙伴亞洲國家為緬甸主要貿易伙伴,緬甸外貿總額的 90% 都是來自與鄰國的貿易。根據緬甸中央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3 年,緬中貿易額達到 49.57 億美元,其中緬甸從中國進口27.19 億美元,出口 22.38 億美元,中國已成為緬甸第一大貿易伙伴。位居前 5 位的貿易伙伴依次為中國(49.57 億美元)、泰國(46.97 億美元)、新加坡(28.26 億美元)、日本(14.98億美元)和韓國(6.23 億美元)。
3. 商品結構在過去幾十年里,緬甸對外貿易主要用美元、英鎊、瑞士法郎、日元以及后來的歐元進行結算。主要出口商品有天然氣、大米、玉米、各種豆類、橡膠、礦產品、木材、珍珠、寶石和水產品等,主要進口商品有燃料、工業原料、機械設備、零配件、五金產品和消費品等。
4. 吸引外資據緬方統計,截至 2013 年 3 月底,共有 32 個國家和地區在 12 個領域投資 562 個項目,總投資額 421.18 億美元。其中,石油和天然氣投資 143.72 億美元,電力投資 192.38 億美元,礦業投資28.3億美元,制造業投資21.61億美元,酒店與旅游業投資13.65億美元,農業投資1.83億美元。外國對緬甸投資前五位的分別為:中國(含香港、澳門)(207.49億美元)、泰國(95.69億美元)、韓國(29.79 億美元)、英國(29.92 億美元)、新加坡(20.66 億美元)。主要投資領域為:電力、石油和天然氣、礦產業、制造業和飯店旅游業。
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 2013 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12 年,緬甸吸收外資流量為 22.4 億美元;截至 2012 年底,緬甸吸收外資存量為 119.1 億美元。
5. 市場輻射緬甸輻射市場主要為東盟國家,近年來,緬甸與中國、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國經貿合作穩步發展,與韓國、日本在投資貿易領域逐步擴大。2012 年下半年至今,歐洲國家如英國、德國等也陸續進入緬甸市場,尋求合作機會。
緬甸還是歐盟提供關稅優惠的受惠國。根據2012年11月,委員會公布的新的普惠制(GSP)
方案,新增緬甸為普惠制第一類國家。自 2014 年 1 月 1 日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對緬甸等49 個最不發達國家的進口產品實行免關稅政策。
(四)雙向投資1. 雙邊貿易情況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2 年雙邊貿易額達 69.72 億美元,同比增長 7.2%,其中中國對緬甸出口 56.73 億美元,同比增長 17.7%;從緬甸進口 12.98 億美元,同比減少 22.7%。據緬甸中央統計局統計,2013 年,中國已成為緬甸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對緬甸主要出口成套設備和機電產品、紡織品、摩托車配件和化工產品等,從緬甸主要進口原木、鋸材、農產品和礦產品等。
山東省對緬甸主要出口商品是鋼材、機械設備、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運輸工具、新的充氣橡膠輪胎、金屬制品、紙及紙板(未切成形的)、電器及電子產品、塑料制品等。主要進口商品有天然橡膠(包括膠乳)、糧食、水海產品、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等。
2. 我國對緬投資情況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2 年當年中國對緬甸直接投資流量 7.49 億美元。截至 2012 年末,中國對緬甸直接投資存量 30.94 億美元。中國在緬甸投資主要集中在油氣開發、油氣管道、水電資源開發、礦業資源開發等領域,目前到緬甸考察加工制造業并投資建廠的中國企業逐漸增多。
3. 我國對緬承包勞務情況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2 年中國企業在緬甸新簽承包工程合同 107 份,新簽合同額18.02 億美元,完成營業額 21.98 億美元;當年派出各類勞務人員 7467 人,年末在緬甸勞務人員 14013 人。新簽大型工程承包項目包括北方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緬甸萊比塘銅礦建設項目,云南聯合電力開發有限公司承建瑞麗江一級水電站項目,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緬甸國家移動通訊網絡擴容項目等。中國對緬甸純勞務合作的市場較小,中國在緬勞務人員多為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資所帶動的勞務輸出以及中國企業長期派駐緬甸合作企業的管理和技術人員,純勞務市場近年來逐步萎縮。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一是緬甸引進勞工的政策比較嚴格,雇主只有在優先招聘本國公民而沒有合適人選后,才能向緬甸聯邦投資委員會申請批準,引進國外勞工;二是緬甸普通工人的工資水平很低,月薪平均不到 100 美元,此工資水平對中國勞務人員吸引力較小。
4. 我國在緬主要企業及投資項目在緬甸進行投資合作的國內企業主要有:中石油東南亞管道公司(中緬油氣管道項目)、中石化(緬甸油氣區塊勘探項目)、中海油(緬甸油氣區塊勘探項目)、中國電力投資(伊江上游水電開發項目)、大唐(云南)水電聯合開發有限公司(太平江一期、育瓦迪水電開發項目)、云南聯合電力(瑞麗江一級水電開發項目)、漢能集團(滾弄電站項目)、長江三峽集團(孟東水電項目)、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哈吉水電站項目、勐瓦水電站承包工程項目)、中色鎳業(達貢山鎳礦項目)、北方工業(蒙育瓦銅礦項目)、中國機械進出口總公司(緬甸車頭車廂廠承包工程項目)、中工國際(孟邦輪胎廠改造項目、浮法玻璃項目、橋梁項目、承包工程項目)、葛洲壩集團(其培電站、板其公路承包工程項目)等。
三、產業情況
(一)重點產業
緬甸重點義特色產業的基本情況如下:1. 工業2012 年,緬甸工業產值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 26%。主要工業有石油和天然氣開采、小型機械制造、紡織、印染、碾米、木材加工、制糖、造紙、化肥和制藥等。
緬甸工業由第一工業部,第二工業部管理:第一工業部下屬有7個公司,即緬甸紡織公司、緬甸食品公司、緬甸醫藥與日用品公司、緬甸第一工業部共有工廠 122 家,陶瓷公司 15 家,綜合修理公司 14 家,紙張化學公司 11 家,這些公司工廠分布在各省各邦。第二工業部是緬甸重工業部,所屬有 6 家工廠,主要生產以下 5 大類產品:農用機械、汽車、機器零部件、家用電器及其他電工產品、各類輪胎。
緬甸政府為了加速工業發展,促進國民經濟建設,近幾年來,效仿東亞地區各國發展的經驗,在緬甸開始建設工業園區,至今,緬甸政府已在全國建立了 17 個工業園區。
2. 農業農業為國民經濟基礎,農業產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四成左右。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花生、芝麻、棉花、豆類、甘蔗、油棕、煙草和黃麻等。2011年緬甸出口大米84.42萬噸,創收 3.24 億美元。2012 年(截至 2013 年 2 月底)已出口大米 130 萬噸,其中 80% 銷往中國,預計全財年大米出口有望達到 150 萬噸。畜牧漁業以私人經營為主。緬甸政府允許外國公司在劃定的海域內捕魚,向外國漁船征收費用。1990 年開始同一些外國公司合資開辦魚蝦生產和出口加工企業,水產品出口多個國家和地區。
3. 能源截至 2012 年 12 月底,外國企業在緬甸石油和天然氣領域投資 113 個項目,投資額達141.82 億美元,占外商在緬甸投資的 34.18%。來自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印度、中國、俄羅斯、韓國、印度等 30 個國家的公司在 41 個區塊投資,石油和天然氣勘探和開采項目共計 113 個。目前,緬甸近?晒┩顿Y的區塊有 22 個。中國的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海油、北方石油以及泰國的 PTTEPI、韓國的大宇、法國的道達爾、越南石油等公司都已與緬甸簽署油氣勘探開發區塊協議。
4. 采礦業緬甸礦產資源豐富,現已探明的主要礦藏有銅、鉛、鋅、銀、金、鐵、鎳、紅藍寶石、玉石等。
2012 年,緬甸開采錫精礦 799 公噸,鎢錫白鎢礦 625 公噸,重晶石 3.18 萬噸,煤炭 35.5 萬噸,玉石 4.31 萬噸,紅寶石 106.8 萬克拉,藍寶石 145.2 萬克拉,尖晶石 47.5 萬克拉,橄欖石 31萬克拉。2012—2013 財年,緬甸開采錫精礦 886 公噸,鎢精礦 2 公噸,鎢錫白鎢礦 601 公噸,煤炭 47.1 萬噸,玉石 1.9 萬噸,紅寶石 85.2 萬克拉,藍寶石 135.1 萬克拉,尖晶石 51.4 萬克拉,橄欖石 28.6 萬克拉。
5. 加工制造業緬甸制造業尚未發展起來,緬甸《外國投資法》和《公民投資法》鼓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如紡織廠、制鞋廠、電子零件廠等。此外,為了促進工業的進一步發展,緬甸政府也鼓勵建立勞動密集型產業。加工業是緬甸華人從事經濟活動的重要領域,其中食品加工業、紡織業的從業華人較多,擁有數千家這類企業,許多規模很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顯示,2012 年國內銷售總額占 GDP 的 16.9%,達 87 億美元。2011 年,緬甸 CPI 為 8.9%。2011 年緬甸各銀行儲蓄率為 8%—12%。
截至 2013 年 3 月,共有 621 家緬甸本國企業和 242 家外資企業投資加工制造業。
6. 旅游業緬甸風景優美,名勝古跡多。主要景點有世界聞名的仰光大金塔、文化古都曼德勒、萬塔之城蒲甘、茵萊湖水上村莊以及額布里海灘等。政府大力發展旅游業,積極吸引外資,建設旅游設施。較著名的飯店有:仰光的喜多娜酒店、茵雅湖酒店、商貿酒店、皇家公園酒店;內比都的妙多溫酒店、丁格哈酒店、阿瑪拉酒店;曼德勒的喜多娜飯店、曼德勒山酒店;蒲甘的丹岱飯店、蒲甘飯店等。根據緬甸酒店和旅游部統計數據,2012 年赴緬游客達到近 106萬人次,比 2011 年的 81 萬增長 29.72%,其中游客來源國排名前 5 位的分別為泰國、中國、日本、韓國和馬來西亞。
(二)發展規劃緬甸政府把從 2012 年開始的未來五個財政年度年均經濟增長率設定為 7.7%,五年計劃目標是要實現農業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從基礎年的 36.4% 降低到 29.2%;工業產值從 26% 提升到 32.1%;服務業產值從 37.6% 提升到 38.7%。到五年計劃的最后一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要比基礎年增長 1.7 倍。根據改革需要和國家目前情況,緬甸政府確定了 4 項經濟發展原則,其中包括在加強農業發展的同時努力發展工業、省邦平衡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
2013—2014 年(執行時間為
四、投資環境
(一)政府服務1.《外國投資法》為進一步吸引外資,緬甸于 2012 年 11 月頒布新《外國投資法》,2013 年 1 月頒布緬甸外國投資實施條例。
新《外國投資法》宗旨在于:開發資源保障內需,擴大出口;增加就業機會;發展人力資源;發展銀行金融業、高級公路、跨國公路、國家電力及能源和現代信息技術等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有利于國家整體發展的高等級鐵路、航運及航空事業;增強國民的國際競爭力;打造具有國際水準的企業。
2. 緬甸投資委緬甸投資委(Myanmar Investment Committee)是主管投資的部門。其主要職能:根據《緬甸聯邦外國投資法》、《緬甸聯邦公民投資法》的規定,投資委對申報項目的資信情況、項目核算、工業技術等進行審批、核準并頒發項目許可證,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提供必要幫助、監督和指導,同時也受理許可證協定時限的延長、縮短或變更的申請等。
緬甸投資委員會由相關經濟部門領導組成,自 2007 年以來,由畜牧水產部長貌貌登準將兼任投資委主席,國家計劃與經濟發展部副部長都迎佐上校兼任秘書長,商務部長、交通部長、建設部副部長為投資委員會成員。國家計劃與經濟發展部下屬的投資和公司管理局主管公司設立及變更登記、投資建議分析及報批、對外投資項目的監督等日常事務。
為提高外商在緬投資注冊效率,于 2013 年 4 月 10 日在仰光開設國內外投資注冊等業務的一站式窗口,地址位于仰光巖更鎮區帝莎路1號。窗口單位有計劃發展部、商務部、稅收部門、緬甸央行、海關、移民局、勞工部、工業部、投資與公司管理局、投資委等,為獲準的國內外企業提供注冊、延期及其他服務。
3. 緬甸商務部(Ministry of commerce in Myanmar)
緬甸貿易主管部門為緬甸商務部,負責辦理批準頒發進出口營業執照、簽發進出口許可證,管理舉辦國內外展覽會、辦理邊境貿易許可、研究緬甸對外經濟貿易問題、制訂和頒布各種法令法規等。下設貿易司和邊貿司,邊貿司在各邊境口岸設有邊境貿易辦公室負責辦理邊境貿易各種事務。緬甸私營企業從事對外貿易須向進出口貿易注冊辦公室領取營業執照,申領進出口許可證,在國家政策許可范圍內自由從事對外貿易活動。
4. 緬甸農業部緬甸進出口檢驗檢疫工作由農業部主管。
《緬甸植物檢疫法》〈1993 年〉規定禁止有害生物通過各種方法進入緬甸;切實有效抵制有害生物;對準備運往國外的植物、植物產品,必要時給予消毒、滅菌處理,并發給植物檢疫證書。無論是從國外進口的貨物,還是旅客自己攜帶的物品入境時,都必須接受緬甸農業服務公司的檢查、檢疫!毒挼橹参锛毦酪叻ā罚1993 年)規定不論任何人未取得進口許可證,不準從國外進口植物、植物產品、細菌、有益生物和土壤。必要時對即將運往國外的植物或植物產品進行殺蟲和滅菌工作,發給無菌證書。根據接收國的需要,規定進行檢驗的方法。
《緬甸聯邦對從事進出口貿易的最新規定》對進出口需要申報進行植物檢疫的商品做了詳細規定。
(二)基礎設施1. 公路緬甸交通以水運為主,鐵路多為窄軌。
近年來,政府大力修筑公路和鐵路,陸路運輸有了較大發展,緬交通和鐵道部門數據顯示,截至 2012 年 11 月,緬甸全國公路里程為 21361 英里,在建 1815 英里。
緬甸與中國、老撾、泰國、印度、孟加拉國接壤。連接中國與緬甸的公路主要有滕密公路。
騰密公路緬甸段起點為云南騰沖與緬甸接壤的中緬南四號界樁,終點是緬甸北部重鎮密支那,公路全部由中國援建。印度政府也將提供 5 億美元經濟援助,部分援款將用于修建連接印度、緬甸和泰國的三邊公路,全長 3200 公里。
2. 鐵路緬甸鐵路全長 4000 公里,有 926 個站點和 436 列火車。擁有蒸汽機車 43 臺、柴油機車270 臺、客車廂 831 節、貨車廂 3906 節。
3. 航空運輸
主要航空公司有緬甸航空公司、緬甸國際航空公司、曼德勒航空公司、仰光航空公司、甘波扎航空公司、蒲甘航空公司、亞洲之翼航空公司、金色緬甸航空公司等。全國有大小機場 73 個,主要機場有仰光機場、曼德勒機場、內比都機場、黑河機場、蒲甘機場、丹兌機場等。仰光、內比都和曼德勒機場為國際機場。截至 2012 年底,緬甸已與 20 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直達航線,主要國際航線可達曼谷、清邁、北京、昆明、廣州、南寧、香港、臺北、新加坡、吉隆坡、達卡、暹粒、金邊、河內、胡志明、柏斯、伽雅、加爾各答、達卡、首爾、多哈、法蘭克福等城市。
目前,中國前往緬甸的主要航線有: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北京—昆明—仰光航線,東方航空公司的昆明—仰光、昆明—曼德勒、南寧,光航線,南方航空公司的廣州—仰光航線。國內航線共 17 條,大城市和主要旅游景點均已通航。
4. 港口主要港口有仰光港、勃生港和毛淡棉港,其中仰光港是緬甸最大的海港。緬甸交通部數據顯示,截至 2012 年 11 月,內河航道約 9219 英里,各種船只 537 艘,目前僅有緬甸五星輪船公司經營遠洋運輸。
5. 通信據緬甸郵電通訊部公布的數字,截至 2012 年底,緬甸全國共有郵局 1379 個、電報局515 個和電話交換臺 922 個。電話交換臺中 392 個為自動交換臺,296 個為人工接線臺;在移動通訊方面,緬甸共有移動電話 143.525 萬部;在國際通訊方面,緬甸不僅開通了國際衛星電話,而且可以通過亞歐海底光纜 2 萬條線路與 33 個國家直接連通,并能通過這些國家與世界其他國家進行通話。
6. 電力截至 2013 年 3 月,緬甸已建有 18 個水電站,裝機容量 260 萬千瓦;1 個火電站,裝機容量 12 萬千瓦;15 個天然氣發電站,裝機容量 71.4 萬千瓦。建成電站總裝機容量 343.4萬千瓦。在建項目 57 個,總裝機容量 3993.45 萬千瓦;計劃新建 2 個電站,總裝機容量 30.5萬千瓦,年發電量 15.9 億千瓦時;緬甸預計將建電站 94 個,總裝機 4387.2 萬千瓦,年發電量 2253.9 億千瓦時。中國在緬甸已投資和擬投資的水電項目已超過 20 個,總裝機容量達4147.6 萬千瓦。2012/2013 財年累計發電 97.37 億千瓦時,其中熱能發電 7.7 億千瓦時,柴油發電0.5億千瓦時,水力發電65.39億千瓦時,天然氣發電23.77億千瓦時。隨著緬甸經濟發展,緬甸用電需求逐年增大。目前,工業用電仍有缺口,但隨著越來越多的電站項目建成投產以及輸電線路的完善,工業、居民用電將有保障。
7. 經濟特區建設緬甸擬與泰國合作開發土瓦經濟特區。為實施土瓦經濟特區,緬甸和泰國以 50∶50 的股比建立名為 awei SEZ Development Co. Ltd 的合資公司,投資額約為 1200 萬泰銖。土瓦經濟特區主要工程包括深水港、工業區、經濟大廈、連接泰國的鐵路和公路。公司擬在第一個 5年(2014—2018年)期間投資14億美元,建成連接泰國干卡那布里省的公路,并興建小型港口、民宅、天然氣發電廠、水庫等。日本擬與緬甸工商聯合會合作,投資開發緬甸仰光迪洛瓦工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