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坪縣招商引資網訊:紅薯,又稱甘薯、番薯、紅芋等,為旋花科一年生植物, 其營養價值較高,每百克紅薯塊根中含水分67.1克,蛋白質1.8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9.5克,鈣18毫克,磷20毫克,塊根中胡蘿卜素與抗壞血酸含量尤為豐富,每百克鮮紅薯塊根含胡蘿卜素0.12毫克和抗壞血酸30毫克。紅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的功效,使人“長壽少疾”。還能補中、和血、暖胃、肥五臟等。當代《中華本草》說其:“味甘,性平。歸脾、腎經。”“補中和血、益氣生津、寬腸胃、通便秘。主治脾虛水腫、瘡瘍腫毒、腸燥便秘。”作為食品,據國外研究,紅薯某些品種在防治白血病、糖尿病、紫癜等多種疾病方面有療效以及有抗衰老、長壽的功能。紅薯系列食品是廣大消費者喜愛的綠色食品之一。作為重要的工業原料,紅薯可制淀粉及淀粉衍生物(可溶性淀粉、磷酸淀粉、陽離子淀粉、醋酸淀粉等)、酒、酒精、乳酸、丙酮、丁醇、檸檬酸、氨基酸、味精、抗菌素等;經糖化可制成糊精、飴糖、葡萄糖、果葡糖等。
華坪縣紅薯產量可觀,紅薯是華坪縣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工業原料作物和飼料作物。紅薯除了作為食物供人們食用和作為禽畜飼料外,其余大部分被浪費掉了,華坪縣境內以及半徑200公里范圍內沒有一家紅薯深加工企業,如能興建深加工企業,紅薯的種植面積在當年內會大大增加,紅薯深加工企業不會因資源而擔憂。因此擬建設一個紅薯深加工企業就地消化現有的紅薯資源,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4.3產品介紹
紅薯淀粉廣泛用于工業、醫療、食品等行業,而需求量在逐年增加,本項目主要利用華坪豐富的的紅薯資源,開發加工紅薯淀粉、粉絲,來滿足目前市場淀粉缺口。
華坪縣屬全國2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全縣5鄉3鎮均有煤炭,現已探明可利用儲量1.3億噸,遠景儲量3億噸。電網方面,已形成了以榮將110千伏變電站為樞紐、35千伏輸電線路為骨架的供電網絡,并與四川省攀枝花市電網并網運行。目前,總投資為200多億元的觀音巖電站的前期工程正在有序進行,黑塘河水電站也于
紅薯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纖維素、果膠、賴氨酸、鈣和維生素A,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胃、飽腹、生肌肉等功能。紅薯中含有大量粘液蛋白質,能防止動脈硬化,降低高血壓、減肥、抗衰老。紅薯被世界衛生組織稱作“第七大營養素”,被譽為“營養均衡的保健和益壽食品”,在今后幾年內我國紅薯淀粉需求量將成倍增長的趨勢。紅薯屬于無公害綠色食品,可做點心亦可做主食,紅薯淀粉是加工味精的主要原材料,又可加工成白粉絲,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符合現代人的飲食消費需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改變,人們對高山綠色食品需求越來越大。人們對純天然無污染食品消費觀念的轉變,已供不應求。特別是紅薯制品加工及包裝的休閑食品,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前景十分廣闊。隨著世界能源的日益短缺,新型替代能源的生產是新工業的發展的新領域,紅薯乙醇是一個環保節能的好項目,生產乙醇燃料是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發展規劃,成本低廉,項目建設能合理開發利用資源,保護環境,實施可持續發展,有利于促進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本項目運用清潔生產工藝,將紅薯的淀粉進行水解發酵,形成了高級的液態生物質能源即乙醇,使得紅薯深加工邁向更深層次,提高了紅薯深加工的附加值。
16.初步經濟效益分析
(1)薯條、薯片
產品特點:香酥薯片具有風味獨特、芳香撲鼻、香甜酥脆、營養豐富、易于儲運等特點,是理想的風味休閑小食品,多食用此類薯片可治愈濕熱黃膽、血痢、便秘病癥。
效益評估:年銷售收入可達8300萬元,生產總成本約為6225萬元,年利稅可達2075萬。
(2)紅薯果脯
產品特點:含多種維生素和轉化糖,晶瑩透亮,色味俱佳,有鮮薯香味,口感好,韌性適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能防止便秘和腸癌的發生。
效益評估:效益評估:年銷售收入可達9000萬元,生產總成本約為6750萬元,年利稅可達2250萬元。
(3)紅薯淀粉
產品特點:富含膳食纖維、鈣、鉀、鐵和維生素B等多種營養成份,能減肥、美容、預防動脈硬化、抗癌,并提高人體免疫功能,質地白純,不含雜質,自然風干,口感純正,是粉條、粉絲、粉皮、火腿、香腸等行業的理想選料。
效益評估:年銷售收入可達7300萬元,生產總成本約為5110萬元,年利稅可達2190萬元。
(4)紅薯粉絲
產品特點: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及不飽和脂肪酸。紅薯具有和中、利水、健脾的作用,有滑腸作用,可減少脂肪吸收,而且食用后可增加飽腹感,從而達到減肥輕身的目的。
效益評估:年銷售收入可達6000萬元,生產總成本約為4440萬元,年利稅可達1560萬元。
(5)紅薯系列食品:果醬薯片、甘薯軟糖、甘薯酥糖、紅薯干等。
產品特點:風味獨特、方便攜帶,老少皆宜、市場銷量潛力大。
效益評估:年銷售收入可達9500萬元,生產總成本約為7125萬元,年利稅可達2375萬元。
(6)紅薯乙醇:
產品特點:項目用紅薯這種非糧食作物替代玉米、小麥等生產乙醇,使實現“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財政爭錢”的可再生能源燃料乙醇生產成為了可能,是一個兼顧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的項目,對緩解能源緊張和糧食安全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效益評估:建設期兩年,投產后年創產值77000萬元,凈利潤31852萬元,項目投資利潤率81.09%,投資回收期3.68年。
以上項目除乙醇是單一投資生產一種產品外,其他可進行系列產品開發,企業可根據自身的經營狀況靈活選擇,上述產品效益分析是按年生產量計算的銷售收入(不考慮庫存情況),在3至5年內企業進行簡單的技術改造后擴大生產規模,經濟效益可望在現有的基礎上成倍增長。
總投資43647萬元。
合作方式:獨資、合作